探访苏州河沿岸工业遗存如何变身城市文化新地标


上海夜生活论坛
清晨的苏州河泛起薄雾,62岁的退休工人老陈像往常一样在M50创意园区散步。他粗糙的手掌抚过斑驳的砖墙:"这里原来是上海春明粗纺厂,我年轻时每天要搬运上百斤纱锭。"如今,这些建于1930年代的锯齿形厂房里,入驻着百余家画廊和设计工作室。

转折发生在2005年,艺术家丁乙偶然发现这里的空间特质,率先入驻建立工作室。现在园区每年举办200余场艺术活动,最新改造的"纺织记忆馆"用AR技术重现当年女工劳作场景。最受欢迎的"纱锭咖啡"保留着原始天车轨道,拿铁拉花模仿布机经纬线。

黄昏时分,老陈常给年轻人讲述工厂往事。他的女儿现在经营着园区里的文创店,用老布机改造的首饰架成为爆款。"这些厂房就像城市的老唱片,"园区负责人李雯说,"我们要做的只是换上新的唱针。"对岸新建的住宅楼亮起灯火,倒映在河面上与老厂房轮廓重叠。
end
上海龙凤419油压论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