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者历时90天走访上海及周边8个文旅示范项目,记录长三角文旅资源联动发展的创新模式

(文旅观察员 周颖 上海报道)清晨7:00,朱家角的早茶客已开始准备接待上海来的游客;上午10:30,苏州评弹演员在上海豫园进行跨城驻演;下午2:00,嘉兴南湖的红船讲解员为上海研学团讲述党史;晚上7:30,杭州的宋城演艺与上海马戏城联合开发的沉浸式演出正在试演。这些场景,编织出长三角文旅融合的生动图景。
长三角文旅联盟最新数据显示:跨区域文旅合作项目达326个,联合旅游线路年接待游客超5000万人次,文创产业协同增长率达28%。"这是文化基因与现代旅游的化学反应。"上海交通大学文旅研究中心王教授如此评价。
【文化遗产的活化传承】
保护利用现状:
1. 联合申遗项目新增3项
上海花千坊爱上海 2. 非遗跨界展演场次翻倍
3. 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率达76%
"我们修复的这座徽派古宅,既保留了原貌又融入了上海设计。"青浦某文旅项目负责人指着中庭的现代玻璃穹顶说。
【旅游线路的创意串联】
上海娱乐 市场调研发现:
- "高铁+文旅"产品年增45%
- 跨城主题游线达82条
- 周末微度假产品复购率63%
在虹桥火车站文旅服务中心,电子屏滚动显示着"一小时文旅圈"推荐线路。"上午逛上海博物馆,下午就能在无锡鼋头渚赏樱。"北京游客李女士展示着她的行程单。
爱上海419
【文创产业的协同创新】
产业数据显示:
1. 联合IP开发项目超200个
2. 文创园区跨城合作率达58%
3. 数字文创产值年增39%
当夜色笼罩长三角,这些文旅融合的实践仍在深化。正如文旅部门负责人所说:"我们正在打造没有边界的长三角文旅共同体。"(全文约3520字)